北京【切换】
B北京
S深圳
S上海

搜索发现
遗产纠纷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B北京
S深圳
S上海
搜索发现
遗产纠纷在离婚后,依据协议约定支付子女抚养费是父母的法定义务。然而现实中,不乏一方拒绝履行该义务的情况,此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有效维权成为关键问题。本文将从法律规定、救济措施及执行要点三方面展开分析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:“离婚后,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,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。”若双方已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了抚养费金额及支付方式,则该条款具有合同效力。拒不履行的行为不仅违反民事约定,更可能构成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侵害。
建议优先尝试友好沟通,可通过书面函件或律师介入的方式正式催告对方履约。此阶段应保留所有沟通记录作为证据,同时明确告知逾期不付将面临的法律后果。对于暂时经济困难的非恶意拖欠者,可协商分期补缴方案。
若协商无果,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。依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〉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》第六十一条,当事人可主张对方按协议标准支付拖欠费用,并请求自逾期之日起参照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违约金。特别注意需在诉讼时效内(一般为三年)主张权利。
取得生效判决后,若对方仍拒不执行,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执行措施包括冻结银行账户、扣划工资收入、查封财产等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相关规定,被执行人将被纳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,形成信用惩戒压力。
法律赋予的权利需要主动行使才能实现。面对抚养费纠纷,既要保持理性沟通的态度,也要果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子女合法权益。通过司法强制力与信用惩戒体系的双重作用,绝大多数案件最终能够得到有效解决。